西游记之一——颠沛流离

Submitted by bshan on

出国就像是某片,看的人很爽,演的人很累。——听自某即将出国夫妇之口,出处未考查。

这次出国仍然没有换地方,不同的只是时间长了一些,并且因此,拖家带口一起西游,故此行游记就记为西游记系列吧。

颠沛流离

很久没有将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了,自从9年之前买了房子,7年之前结了婚,1年之前有了孩子,这个词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在北京,家的距离虽然远,可是家的感觉始终在咫尺,偶尔加班晚回家或者在沙河过夜就赶紧感慨一下子,可是这次,着实重新体会了颠沛流离的感觉。

10多小时的飞行对我,对烨子似乎都没有太多麻烦,但对于晕机的玲来说,就痛苦多了,和她第一次坐飞机一样,在飞机即将抵达最终目的地——日内瓦的时候,她终于把所有痛苦都倒出来了,可不巧的是,接机的哥们儿已经习惯了和欧洲人一样疯狂的开车,因此到旅馆时,玲已经面色苍白,而烨子则没有倒时差,直接呼呼睡去了。

累归累,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这间位于5层的房间景观实在太好了,近处是典型的欧洲小镇风景,远一点是开阔的草甸和郁郁葱葱的树林,再远就是绵延的山峦了。然而这个旅馆我们只能住两天,我大大低估了来CERN的夏季学生的数量,周围的旅店据说已经一房难求。

在打了无数个旅馆的电话之后,我终于找到一个名为Business Park的旅馆,接待员很高兴的告诉我,先生你很幸运,我们有一间客房,你们可以住三天……好吧,三天总比没有好。

在欧洲生活,没有车真的是寸步难行,其实新的旅馆和我们之前住的只相差1公里多点,但是却几乎走不过去,因为路很窄,有一段根本没有人行道,而车又都开得非常疯狂,我自己走问题不大,带着老婆孩子就是两码事了……于是只能临时租一辆车搬家,箱子,背包,还有一堆小袋子,烨子时不时再哭几声,颠沛的感觉就有了……

这个旅馆景观没有上一个好,但是好处是里面的装修要好很多,玲走之前还把所有的地方都拍了下来,以便以后装修参考。由于坐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中间,活动范围就基本限于旅店的领地,好在烨子很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偶尔还捡几块石头尝尝味道。

得到的消息是28号所有的旅馆都爆满了……周日,Laurence过来看望我们,印证了这个消息。既然她开车来了,一定要充分利用,搭车去了旁边小镇上的露天市场,对我这个之前来过这里两次的人来说,这也是头一回。Thoiry并不大,可是很漂亮,错落有致的房子,每个窗台上几乎都摆着鲜花,连电线杆也在腰上绑一个花篮……感觉这里的人们生活得那么从容和舒适,而且友好热情。Laurence带着父亲一起来的,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年逾九旬的老人,精神特别好,戴着一副墨镜,思维清晰,很绅士的和我们打招呼,侃侃而谈。

说实话,你很难不爱上这么一个小镇。就连即将无家可归的我们也被它的美陶醉了。

想起来小师弟说那个老房子应该还没有租出去,就约Laurence帮忙下午载我们去看看,主要是她可以用法语和房东交流。一如既往地,她一口答应,让我想起来那句英语:S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是的,她就是这样的人。

房东很和蔼,Laurence和他谈了不长一会儿,就告诉我们房东愿意把房子租给我们。可是这个老房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的确是比较糟糕的。从房东的院子需要穿过一段杂草丛生的“路”,才能进入房子,而房子里面更是乱糟糟的,因为他的一些装修和电路工作还没有完成,加上很久没有住人,凉丝丝的,还有一股古老和陈旧的味道。当然,有古老的味道就对了,因为这房子是1815年的。在犹豫了很久很久很久之后,我们终于决定租下这栋房子,原因也不复杂:地方很大,不贵,更重要的,至少比无家可归强。

本来房子要等周末才能入住,但是房东很好,允许我们提前搬进来,于是,在可怕的28号,我们再一次装箱打包,这次还多了不少冰箱里没消耗完的物品,抱着睡着的烨子,踏上搬家之旅,又一次。

更多关于老房子的故事,留着以后再写。这次颠沛流离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感受也很复杂。也许,没有这样的经历,人们很难怀念和珍惜那些平凡而稳定的日子吧。

Comments

Submitted by Anonymous (not verified) 13 years ago

哇塞,拖家带口跑这么远,你们好有勇气啊。去年我带双双回趟山东都斟酌再三,呵呵。以后要向你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