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
微软放弃自己的日志服务了,说实话,我倒是不失望,因为我本来也有迁移到WordPress平台的想法,这个帐号都是之前早就申请好的,这下正好省事了,但愿WordPress能保持畅通就好:)
微软放弃自己的日志服务了,说实话,我倒是不失望,因为我本来也有迁移到WordPress平台的想法,这个帐号都是之前早就申请好的,这下正好省事了,但愿WordPress能保持畅通就好:)
从医院回到家里,确实感觉舒服和方便多了,可能也正是因为舒服了一些,紧绷的神经得以有一丝放松,我就开始觉得喉咙疼,进而嗓子几乎完全哑了,直到发烧,孩儿他娘没事,俺倒下了……不过好在也没有持续很久,大约四五天也慢慢恢复了。
View Full Album“老爸,这些照片会不会露点啊?要不要马赛克一下下?”
我爸一直在考虑起名的问题,按照生辰八字推算,小家伙五行缺火,我爸说索性叫“烨烨”吧,玲觉得不错,说我们就把小叶子中间的字换成烨,于是我们俩就叫他小烨子,玲妈好象不是很喜欢这个名字,她一直叫他CoCo。
轶事几则:
1.小烨子在回家后没几天白天就睡不了很多觉了,尤其不喜欢在床上睡(白天,不含午觉),往往抱着哄睡了,放到床上,过不了“鸡眨眼”(玲妈语)工夫就哭起来,后来一次我索性把他放到提篮里,没想到他竟然不会哭起来,而且一直能在里面睡一两个小时……
“这就是老爸说的提篮,老爸老妈总是担心俺在里面不舒服,可是俺就是喜欢在里头打盹,睡着时妈妈还给俺剪指甲呢。”
2.小烨子可是个十足的急性子,偶尔会遇到妈妈不方便马上喂奶的时候,他便会哭个惊天动地,地动山摇,可是光哭解决不了问题,我们买给他的安抚奶嘴他可不喜欢,好在他有自己的办法:我的上臂,拇指下面手掌侧都曾经被小烨子当作安抚奶嘴,还有一回,小家伙索性嘬起了自己的拳头,而且都嘬出了声儿来……不过每回吃完奶,小烨子都会心满意足地偷偷笑上那么几次,看上去可开心啦!
View Full Album“老爸又在说我吗?大部分时候我很乖的,会微笑,会深沉地思考问题,不过,偶尔也会哭一哭滴……”
3.最后这则轶事是新增的一条玲语录,那天,我抱小烨子哄了很久,终于不哭了,把他放到床上,自己也一下子倒到床上,玲就语重心长地对小烨子说:“你看,你爸为了哄你累坏了,像一摊烂泥一样轰然倒下~~”@_@
至此,从小叶子到小烨子的故事就暂时告一段落了,最后,附上满月出游的照片。
时间:2010年7月19日 地点:通州运河公园 群众演员:四只大白鹅
View Full Album
放在篮子里就能睡着,太幸福了
最后一组照片,真幸福啊。
就这样,我和玲傻傻地看着“小叶子”美餐,不知过了多久,助产师也刚刚从忙碌中反应过来:“家属该出去等了,别在产房呆着了。”这样,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产房,此时已经是查房的时间了,即8点左右。 我从产房出来,爸爸和玲妈早在门口不知道等了多久了,他们此时还不知道男孩女孩,不知道有多重,我忙跟他们汇报了里面的情况。因为查房家属都会被赶出病房,所以楼道里聚集过来好多人,都凑热闹地问东问西,当然最着急的莫过于和玲一起进产房的那个女孩的家属们,于是不住地问我她的情况,我告诉他们她应该也快要生了。 爸爸一个人走到一楼和二楼之间的楼梯处,不住地打着电话给亲戚朋友们报喜,望着他的背影,我又欣慰又心酸,相信此刻他和我一样,最希望把这个消息先告诉在天国的妈妈吧…… 玲妈拿着一些吃的给我,此时的我虽说已经一夜,不,是三夜没怎么休息却也感觉不到任何饥饿,不过玲妈说白天还会有很多事情要忙,无论如何都吃点,我就胡乱往嘴里塞了些东西,也尝不出什么味道,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时间就这样稀里糊涂地一分一秒过去。 感觉过了很久,产房的门打开了,我一下子意识到玲要出来了,赶紧叫爸妈一起过来,和之前看过很多遍的情景一样,玲躺在车上,微笑着——产房出来的产妇仿佛都会在一刹那忘记了所有的疼痛和辛苦,只有喜悦的微笑——她右臂环抱着“小叶子”,这个和之前看过很多遍的情景就略有不同了,当然也是围观的人群提醒我的——“嘿,看这小孩儿,睁着眼睛呢!真可爱!”爸妈也忙过来,慰问玲,与日思夜想的小家伙打第一声招呼。 就这样,在两旁啧啧的赞叹和羡慕声中,我们一家走过长长的产科2病区走廊(这一层都是还没生的),上电梯,转到三层(这一层都是生完之后的)的产科临时病区。要说“小叶子”第一天的表现,那真没的说,绝大部分时间都非常乖的在睡觉,醒来之后会吃奶,就连大夫打针也只是轻轻吱一声,都不带哭的,相比同病房的另外一个不停哭的孩子,我们感到很欣慰和高兴。然而事实证明,这只是假象。 是啊,不光玲和我折腾了两天三夜精疲力尽,人家“小叶子”其实也累坏了,所以第一天当然要养养神,好好休息一下啦。 第二天开始,尤其是第二天,“小叶子”几乎整天只做两件事——吃奶和哭闹。喂奶并不像我们之前想象的那样轻松惬意,每次喂奶,用玲的话说,都是“钻心的疼”啊,因为一开始没有经验,免不了会被小家伙嘬出水泡或者皲裂,那种疼有些人描述不亚于阵痛。住院期间的麻烦不只是喂奶的疼痛,送饭的辛苦,如厕的辛苦,伤口的疼痛等等等等,甚至有一阵子这些麻烦盖过了我们的喜悦,我们感到身心俱疲。 查看整个相册 在小家伙出生的第五天,终于,可以出院了!查房期间我回家洗个澡准备带午饭去,期间接到了玲的电话,她显然非常兴奋,说大夫让出院了,爸妈也很兴奋,争相要求去医院接,我果断的决定,所有人都一起去接!从德国买来的提篮式安全座椅也要第一次派上用场了,哈哈!稍微收拾一下,我们三个人就从家出发了,到了医院,我去跑手续,玲妈陪着玲照看孩子,爸爸打包,没多久就收拾妥当了,和病友告别,他们用羡慕的目光把我们送出来。出院是允许将车开到医院里面的,我就把车停在住院楼后面,提篮早被我牢牢地固定在后排左面的座位上,小家伙睡得香,放进座椅,系上安全带,一路开回小区,提上楼,他都很舒服地睡着。事实上,他真的很喜欢和享受这个提篮,不过这是后话了:) 未完,待续
哈哈。看来你是早有准备啊:)恭喜小爸爸和小妈妈。ps,娃真可爱啊,完全继承了你和玲同学的优点啊。
哈哈。看来你是早有准备啊:)恭喜小爸爸和小妈妈。ps,娃真可爱啊,完全继承了你和玲同学的优点啊。
小烨子出生已经25天了,自己却一直也没有为他写点啥,只是发了发短信通知了亲友,以及在twitter和buzz上更新了状态。看着他一天天长大,我觉得自己不能再犯懒了,必须写下点啥为他做记录,否则一天天老去的我在老年痴呆的影响下会忘记很多珍贵的记忆的。 从怀孕到出生之前,我们都把小叶子当女孩看待的,因为所有的征兆以及我作为IT人士的背景都预示着生女孩的几率要远远大于男孩。玲是喜欢男孩的,不过到怀孕中期也已经慢慢能够接受女孩了,直到生之前二十几天我们一起去机场接Vitali,他看着玲的肚子说肯定是男孩,根据形状判断。 这四十多周的时间里面,最辛苦的当然是玲了,且不说前期的妊娠反应,和后期一直工作到38周的辛苦,单单生之前的痛,至今仍让我不忍心去回忆。 阵痛是从7月19日(预产期+1)凌晨两三点开始的,我们坚持到天亮,略微收拾了东西,我带玲去通州妇幼,说实话,当时并不觉得医生会让住院,只是遵照大夫的要求进行例行产检,不过大夫看了情况之后就毫不犹豫地开了住院单。我们运气还不错,恰好一个带卫生间的双人病房有一张空床。印象中19日下午还好,傍晚就开始痛得厉害,基本又是一夜没有睡觉。20日早晨查房之后,大夫开了催产素,在它的作用下,疼痛的间隔缩短了,程度也加大了,这一天真感觉是度日如年,我们都在动摇,想改为剖宫产,可是根据病友的经验,医院是不会轻易同意的,而且剖宫产又不是说没有痛苦,只是把痛苦拖后并且延长了而已。那种感觉真的很糟,心疼却又不能分担。 我们尝试腹式呼吸法,有帮助但是有限,因为本身女生不容易学会腹式呼吸,况且还有肚子里的孩子以及难以忍受的疼痛。坚持着在病房走廊里走一会儿,回来休息一阵,我的T恤已经快被撕裂了,胳膊上也都是抓痕。 直到夜里12点多,护士检查之后说可以进产房了,不过我当时有些犹豫,跟玲说进去可能还要等很久,而且我暂时不能陪了,不过她还是决定进产房。接下来是漫长的等待,玲和另外一个小女孩同时进去的,我和那个小女孩的老公则同时在外面等。一个小时,两个小时……期间我试图回病房眯一会儿,可是躺在床上辗转难眠,后来索性起来,到产房门口和那兄弟一起等…… 直到凌晨5点,产房里终于出来一个助产师,喊道“张玲的家属”,我匆匆和那个可怜的兄弟道别,进入产房陪产,此时距离玲进入产房已经有四个半小时。换好衣服进入产房后,看到躺在产床上的玲,我居然不争气地掉下了眼泪,助产师见状急忙制止我,因为产妇最怕情绪激动,可能引起大出血。无论如何,现在可以陪着玲了,虽然这种分担可能减轻不了她的疼痛,至少对我而言比在产房外心急如焚地等待要好。6点多,助产师们开始准备工具了,我想应该是要侧切了,在局部麻醉之后,开始了侧切,这时候我已经不忍心看了,只是不断地给玲擦汗,安慰她…… 6:32,记住这个时刻吧,“小叶子”终于和我们见面了,我看到孩子出来,兴奋地跟玲说出来了,小家伙应该是个急性子,出来之后没等助产师拍后背,自己就哇哇哭起来,助产师们赶紧忙活着给他吸走鼻子和口腔的羊水。不知道过了多久,我才想起来什么,看了一眼“小叶子”,跟玲说:“是个男孩”,我也记不清玲当时的反应了,那时候我们对于男孩女孩可能真的已经没有感觉了。 “小叶子”被擦洗干净,称了体重,7斤,然后穿上衣服,就放到了玲身上。我们俩好奇地打量着这个熟悉而陌生的小生命,记得当时他很干净,也比较白(大部分孩子出生是很红的),手和脚的皮肤还有很多褶皱,对了,给我们印象很深的是他的手指甲很长,眼线是向上挑的。过了几分钟,小家伙睁开了眼睛,看起来跟他爹一样,单眼皮,还有一些羊水慢慢地从他口中吐出。接着,在助产师和妈妈的帮助下,小家伙开始了人生的第一顿早餐,看起来他很享受,而且不慌不忙,吃一会儿,歇一会儿,再吃一会儿,再歇一会儿……我和玲就这样傻傻地看着,看得如痴如醉。 未完,待续
To Yu Xiangning: 不是剖腹产,是顺产:)
强烈赞同二楼的提议。。。。
看了很感到,恭喜当爸爸了~~
剖腹产居然还能陪产啊……赞勇气!
准备进贡中。。。
上照片上照片!
眼看满月了,有啥活动没有啊?我们都盼着呢
恭喜baosong :) 最近周围男孩子的比例还是蛮大的,哈
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突然问我。“听说了吗,谷歌要退出中国了。”“好啊。”我淡淡地应道。“好?!……”我能理解同学的诧异,因为我是大家都知道的Google的粉丝,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当时会表现得那么平静。我的心情当然很复杂,痛心、遗憾、理解、无奈、不舍……以及再一次的肃然起敬。记得我第一次听说一个公司的信条是“不为恶”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肃然起敬,同时感觉仿佛遇见了一个相见恨晚的知己一般,觉得他值得信赖和托付,不出意外的,我很快成了他的粉丝,从搜索到邮件,从照片到文档,从日历到地图……前阵子丢了手机,Google Sync还帮我保住了所有联系人信息。前几天,偶然在电视上看到报道说什么谷歌向中国作家正式道歉,我骂了一句就毫不犹豫地换了频道,那种滋味就仿佛看着一位老友正被一个强盗蒙羞,你却爱莫能助……昨天,看到一条不起眼的新闻说谷歌临时取消了与某某组织的谈判,我隐约感觉到了什么,但又说不清楚,而今天就听到了谷歌有意退出的消息。好啊,这话的确出自我的内心,一来是叹服他能做出这个舍生取义的决定,二来也是跟老朋友说:唉,算了,不合适就走吧,何必一定憋屈在这,委屈自己呢?送走老朋友,自己心里空落落的,发现真正失落的原来是自己。是啊,对他来说,住不惯,走就是了,但我呢?这毕竟是我的家,我的故土啊……
东子最近咋了?
没关系的,翻墙就好了。不过这里不是咱们的家,咱们不过是寄居在官爷们统治的皇土上的一些蝼蚁罢了,hoho
在墙外的真幸福啊。
其实哪里都有哪里的规则, 谷歌习惯于做规则的破坏和重新建立者,以他自己的名义. 但是,中国的规则看起来不是容易那么被打破和重建的...
我同意yuxiangning同学的说法阿,大不了翻墙嘛。记得有代理给2个。
"算了,不合适就走吧,何必一定憋屈在这,委屈自己呢?" 值得讨论一下,回头约个时间火锅。
别这么悲观,在家里并不妨碍你随时翻上墙头瞅外面两眼。google.com以后可以搜到不经关键字过滤的条目了,对于会翻墙的少数,坏事成了好事。
支持Google,坚持自己的原则。太憋屈了,谁都会走的。我早就憋的不行了,所以早就走了,呵呵。
The content on this site does not necessarily represent the views or posi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严重同意apache的观点,楼主真是太幸福了。另求无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