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松阁

西游记之三——老房子

Submitted by bshan on

颠沛流离中提到了,我们最后找了一个老房子住下,说老也不算很老,1815年嘛,才不到两百年……

正如之前说过的,第一次进入房子的感觉,一点不好——穿过一段荆棘密布的杂草丛(玲后来就被某种草扎了,据说又疼又麻),进到有些阴暗的房子里面,因为重新装修没有完工,所以各种工具材料几乎堆满了厨房的桌子和地面,穿过厨房,客厅也一样昏暗,踏着木楼梯上到二楼,每个卧室也都只有一扇不是很大的窗户,还都关闭着一半,显得整个房间更加昏暗,整个房子里面都弥漫着陈旧的味道,打开橱柜和壁橱更是如此。我能看出玲的勉强,可是我们真的没有什么其他办法,一直住酒店贵不说,还需要多搬几次家,甚至有几个晚上会无家可归。我坚持让她决定,这令她更加为难,其实我本意是不想勉强她,可后来交流才发现那让她觉得我也不喜欢这房子,让她更没有信心。可是最后她还是点头了,我们还是决定住在这里。

这对我们两个人都是一个艰难的决定,虽然事后来看好像是很不错的选择,但就当时的情形和感受来说,实在太难了,也许就因为我们都知道需要妥协,才会做出这样相同的决定。说实话,一直回到酒店,我都在后悔,后悔自己没有一口拒绝,后悔让玲勉强同意住在那里。好在后来通过交流发现我们的想法基本是一致的,这个房子就处于可要可不要的边缘,我们需要互相支持才能做出决定。

第二天,我们就去房东家帮他一起收拾,这是我们很乐意做的,毕竟是为自己未来两个半月的住所劳动。这天的感觉就比前一天好多了,一来因为收拾了一下就显得整洁很多,二来我把所有的窗户都打开了,房间里面的光线和空气都好了很多。房东的老婆在楼上清理卧室,把没用的东西一并装进垃圾袋,装了好几个大袋子,我帮她拎下楼,放到房子门口,等待房东开车运往垃圾站。房东在楼下,更换厨房的灯管、开关、线盒之类的,我在一旁看着,在他需要的时候搭把手。我一边看,一遍在感慨。房东已经是个75岁的老人了,可是家里这些电气活和装修活很多都是自己完成了,工具也非常齐备,电锤钻、电起子等等一应俱全。在国内别说75岁的老人,就连我们这些青壮年也很少有人愿意自己来做这些事情,可是看着他慢条斯理地做这些活,感觉完全是一种享受,这本来都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他也只是在享受生活罢了:)

忙活到中午,房东说走,我们该吃饭了,我们立刻响应,跟随房东回到他自己的房子里,准备享用这一顿正宗的法国午餐。首先是开胃酒和餐前小吃。房东只会很少的英语,所以交流很多时候很费劲,在解释餐前小吃时房东就费了一番力气。他先是学呱呱的叫声,然后指自己的右腹部,联想到这是法国,我第一个反应过来——是鹅肝!(其实我当时比较激动和晕,错解释成鸭肝了……)鹅肝加面包,玲吃得不亦乐乎,另外一个同事也吃得很爽,但是我属于对动物内脏不很感冒的,所以吃得不多。在确认大家都吃好了之后,房东老婆撤下去,然后端上来正餐,这下玲和同事傻了,他们以为那就是午餐,已经基本吃饱了……

其实我本来想提醒玲的,不过考虑到飞机上汉莎提供的都是分为餐前小吃,正餐和餐后甜点,我觉得她应该知道,没想到……至于另外一个同事就更不应该了,在这里待了八九个月了,连吃饭程序都没有搞清楚……正餐是小牛肉加奶酪烤土豆,土豆片被奶酪包裹着,香味四溢,那叫一个美味啊,玲吃完后跟我说她一定要找时间跟房东老婆学会这道菜。当然还有大到需要用刀切着吃的冰淇淋作为餐后甜点。

这顿饭过后,玲和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过瘾!能吃到如此正宗的一顿当地午餐,我想我们真的太幸运和幸福了!

本来房东希望我们7月1号再搬进去,当我跟他解释了旅馆28号都订满了之后,他说你们随时可以搬进来,而且1号之前我不收你们钱,当时那叫一个感动啊……收拾了之后的房子感觉完全不一样,宽敞而温馨,房东还特意为烨子准备了婴儿床和婴儿澡盆。

说了这么半天,好好介绍一下这房子吧。外墙足有半米厚,而且看起来像是直接用大块的整个石头砌起来的,门、床都是木头的,楼板、楼梯、天花板也都是木头的,纯实木啊,那年头估计也没有别的选择。房子朝向东,有两扇外门都在东向的墙上,南侧的通往厨房,北侧的通往客厅,客厅中还有古老的壁炉,墙壁上壁炉熏烤的痕迹犹在。客厅的北墙边是楼梯,很缓很宽,是烨子锻炼身体的必去之处,楼梯上去拐个弯是一条走廊,走廊的尽头正对着大卧室的门,左侧是小卧室的门。卧室里面的家具也都是有年头的,除了一台老缝纫机,居然还有一个木制的织布机,房东说可以用来把羊毛织成毛衣。作为床头的木板上有几个木刻的花朵,完全立体的形状,每朵花瓣的造型和弧线都非常逼真,仿佛花就开在那里一样。

每天早晨起床,打开窗户,一股清新的气息会扑面而来,夹杂着泥土、树木、花草的芬芳,当然还有不绝于耳的鸟叫,像在国内听见的画眉的叫声,很悦耳。一般来说,闲暇时间玲会带着烨子在院子的草地上玩耍,因为这个房子很久没有住人,所以草地不那么漂亮,不过房东略微整理之后供烨子玩还是足够的。院子里还有一棵大树,房东说会摆一张桌子在树底下,改天我再催催他。

烨子不太高兴的时候,我们会带着他去看大鹅,那是房东(或者他儿子)饲养的,围在一个小院子里,有鸡、鸭、鹅,还有一只很大的兔子,每次只要跟烨子说“大鹅”,他都会傻笑起来,那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房东还养了一只很大很大的狗,不过温顺极了,就连玲这样害怕大型犬的人都忍不住和它亲热,它从第一次见我们就很友好,现在只要看见我们,就会蹦跳着跑过来,靠在你腿上向你示好。对了,它的名字好像叫“a:h~tu:h”。还有一只猫,不过房东儿媳说它的领地比较大,所有周围的邻居都是它的家,最有趣的是有一次它在我们院子里,为了看路对过房子的动静居然用两条后腿站立了一段时间……

房东的儿媳每天也是在家带孩子,大约3个月大吧,玲经常和她一起出去遛弯,一般情况是两个人说得很热闹也说了很久但是基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这老房子对烨子来说也是有纪念意义的,他在这里学会了“蹦床”,就是由站着的状态把自己“摔”到床上,被弹簧床垫弹几下,不断重复,从不厌倦。他也是在这所房子里学会了不借助外力站起来,也许他还会在这里迈出自己的第一步呢!

我想我们一定不会忘记这栋老房子,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一段崭新的生活,而我们也为它留下了崭新的活力与生机。

Comments

Submitted by catslink (not verified) 13 years ago

看起来不错啊,上片片吧

西游记之二——夜归人

Submitted by bshan on

来之前我想到了这次出差和上次一样不会轻松,但真没有想到会如此不轻松。

“挺好的,你们这次来主要是旅游度假吧?”接机的哥们儿羡慕地问我。我笑笑,没有反驳,我知道这根本说不清楚,就如同上次来这里出差,每天晚上加班到两三点,临走之前那天晚上连东西都来不及收拾,狼狈至极。可是,无论你怎么解释,一般人很难理解和相信的。

可是显然我的思想准备还不够到位。

来到这里的第一个周一,T就开始要求每天下午5点开例会,第一次会议上,有个不算小的头头说能否改在4点半,T毫不犹豫地拒绝了。那两天差不多6点到6点半会议才能结束,我走回家差不多7点半了,玲无奈地说,想不到来了欧洲,晚饭的时间居然比在国内还晚。不过好在这里天长,10点左右天才渐渐暗下来。可是不久之后我就发现,原来这里的天还不够长。

周三上午,T特意召集了一部分人开了一个特殊会议,我当然很荣幸地也在受邀之列,会议的大体精神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整个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决定把大家都安排来值班(Shifts)。

其实这种工作方式一点不陌生,早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熟悉,爸爸的工厂就是三班倒的,没想到我有幸也来体会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我被安排的Shift和别的不太一样:好处是别的都是一天24小时三班,每班8小时,而这个只有两班,每班也是8小时,也就说不用值午夜到早晨的夜班;坏处是我们只有两个半人值,意味着几乎每天都会被排班,周末当然也不例外。还有一点不同是我们的早班和中班都比其他的Shift早一个小时,我昨天和今天都是中班,下午3点开始,晚上11点结束。

昨晚是第一次值班,11点天已经完全黑了,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这里的白天还是不够长。昨晚我一共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衣服穿少了。这里的最低气温只有10度上下,又被大山包围,加之绿化率非常高,我回家的路上要穿过一些“树林”,每每走近高耸的树木,就能感觉到飕飕的凉气侵入体内,还带着一点阴森的味道,我不断祈祷大型野生动物们已经吃饱喝足休息了。

第二,没有带头灯。来之前收拾东西,我鬼使神差地带了头灯,玲当时非常不解,现在看来我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可惜,我的先见之明在昨天没有出现,突然要求立即开始值班,我的头灯还在家里呢。有一段路是比较窄的公路,身后的车一辆辆疾驰而过,那感觉……可是除了“信任”身后的各位司机之外,我也实在想不出来还能做些什么。

第三,和第二个错误不无关系,我迷路了。天很黑,加上这条路我一共也没有走几次,顺理成章地迷路了。走着走着觉得有些不对劲,不久感觉得到了印证,再走就到人家私有的路上了。无奈只能原路返回,在一个路口换一个方向再试试。期间有那么几辆车经过,我试图求助,但是这个时间,估计换了我也不敢贸然停车。正当束手无策,硬着头皮往前走的时候,发现路边一所房子里面亮着灯,而且恰好一个人走出屋外,于是赶紧求救。

出来的是一个年轻人,可能英语也不是很熟悉,于是回屋子叫出来第二个人,接着第三个,第四个。搞清楚我的目的地之后,他们试图用英语加法语给我指路,我似懂非懂地点头。可能他们也看出来我没有真弄清楚,于是痛快地决定直接陪我走过去,我当时那叫一个感动啊……一开始我以为他们会派一两个人出来,后来发现四个人都出来了,这阵势,好久没有过这样的高规格待遇了。

路上边走边聊,才知道他们是中学二年级,因为这学期考试很少,所以两周之前就放假了,暑假长达三个月。他们问我是不是喜欢法国,告诉我巴黎是个很好的城市,只是那里的人们比较冷漠,问我用中文怎么说“谢谢”……关于最后这个问题我有些不解,我总觉得他们应该问我中文怎么说“不客气”的。

有人护驾就是不一样,刚才的疲惫和紧张一扫而空,同时深深地被这群年轻人的气场所感染,甚至忍不住开始偷偷回忆自己的年轻时光。感觉没过多久,我已经找到路了,我告诉他们,我现在已经很清楚该怎么走了,他们在确认了之后才放心地和我告别。临别我留了邮件地址给他们,而他们显然更喜欢社交网络,问我要了Facebook帐户。

告别他们之后,一路上我还在不断感慨,年轻真的很神奇啊,那种气息会扑面而来,会不由分说地感染你,冲刷你,会让你不由自主地追忆,追忆自己也同样拥有过的那次年轻……

回到家门口,二楼卧室的灯光还亮着,玲没有睡,还在默默地等待,等待我这个身在异乡的夜归人。

Comments

Submitted by catslink (not verified) 13 years ago

T是谁,这么工作狂阿。你怎么不租个车呢,让T报销!

西游记之一——颠沛流离

Submitted by bshan on

出国就像是某片,看的人很爽,演的人很累。——听自某即将出国夫妇之口,出处未考查。

这次出国仍然没有换地方,不同的只是时间长了一些,并且因此,拖家带口一起西游,故此行游记就记为西游记系列吧。

颠沛流离

很久没有将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了,自从9年之前买了房子,7年之前结了婚,1年之前有了孩子,这个词仿佛离我们越来越远。在北京,家的距离虽然远,可是家的感觉始终在咫尺,偶尔加班晚回家或者在沙河过夜就赶紧感慨一下子,可是这次,着实重新体会了颠沛流离的感觉。

10多小时的飞行对我,对烨子似乎都没有太多麻烦,但对于晕机的玲来说,就痛苦多了,和她第一次坐飞机一样,在飞机即将抵达最终目的地——日内瓦的时候,她终于把所有痛苦都倒出来了,可不巧的是,接机的哥们儿已经习惯了和欧洲人一样疯狂的开车,因此到旅馆时,玲已经面色苍白,而烨子则没有倒时差,直接呼呼睡去了。

累归累,不得不说的是,我们这间位于5层的房间景观实在太好了,近处是典型的欧洲小镇风景,远一点是开阔的草甸和郁郁葱葱的树林,再远就是绵延的山峦了。然而这个旅馆我们只能住两天,我大大低估了来CERN的夏季学生的数量,周围的旅店据说已经一房难求。

在打了无数个旅馆的电话之后,我终于找到一个名为Business Park的旅馆,接待员很高兴的告诉我,先生你很幸运,我们有一间客房,你们可以住三天……好吧,三天总比没有好。

在欧洲生活,没有车真的是寸步难行,其实新的旅馆和我们之前住的只相差1公里多点,但是却几乎走不过去,因为路很窄,有一段根本没有人行道,而车又都开得非常疯狂,我自己走问题不大,带着老婆孩子就是两码事了……于是只能临时租一辆车搬家,箱子,背包,还有一堆小袋子,烨子时不时再哭几声,颠沛的感觉就有了……

这个旅馆景观没有上一个好,但是好处是里面的装修要好很多,玲走之前还把所有的地方都拍了下来,以便以后装修参考。由于坐落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公路中间,活动范围就基本限于旅店的领地,好在烨子很喜欢在地上爬来爬去,偶尔还捡几块石头尝尝味道。

得到的消息是28号所有的旅馆都爆满了……周日,Laurence过来看望我们,印证了这个消息。既然她开车来了,一定要充分利用,搭车去了旁边小镇上的露天市场,对我这个之前来过这里两次的人来说,这也是头一回。Thoiry并不大,可是很漂亮,错落有致的房子,每个窗台上几乎都摆着鲜花,连电线杆也在腰上绑一个花篮……感觉这里的人们生活得那么从容和舒适,而且友好热情。Laurence带着父亲一起来的,真的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年逾九旬的老人,精神特别好,戴着一副墨镜,思维清晰,很绅士的和我们打招呼,侃侃而谈。

说实话,你很难不爱上这么一个小镇。就连即将无家可归的我们也被它的美陶醉了。

想起来小师弟说那个老房子应该还没有租出去,就约Laurence帮忙下午载我们去看看,主要是她可以用法语和房东交流。一如既往地,她一口答应,让我想起来那句英语:S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是的,她就是这样的人。

房东很和蔼,Laurence和他谈了不长一会儿,就告诉我们房东愿意把房子租给我们。可是这个老房子给我们的第一印象的确是比较糟糕的。从房东的院子需要穿过一段杂草丛生的“路”,才能进入房子,而房子里面更是乱糟糟的,因为他的一些装修和电路工作还没有完成,加上很久没有住人,凉丝丝的,还有一股古老和陈旧的味道。当然,有古老的味道就对了,因为这房子是1815年的。在犹豫了很久很久很久之后,我们终于决定租下这栋房子,原因也不复杂:地方很大,不贵,更重要的,至少比无家可归强。

本来房子要等周末才能入住,但是房东很好,允许我们提前搬进来,于是,在可怕的28号,我们再一次装箱打包,这次还多了不少冰箱里没消耗完的物品,抱着睡着的烨子,踏上搬家之旅,又一次。

更多关于老房子的故事,留着以后再写。这次颠沛流离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感受也很复杂。也许,没有这样的经历,人们很难怀念和珍惜那些平凡而稳定的日子吧。

Comments

Submitted by Anonymous (not verified) 13 years ago

哇塞,拖家带口跑这么远,你们好有勇气啊。去年我带双双回趟山东都斟酌再三,呵呵。以后要向你们学习。

母亲节,快乐:)

Submitted by bshan on

前天,是母亲节,这是玲作为母亲的第一个母亲节,并没有特别庆祝,可能因为我还在有意无意回避,妈妈去世转眼一年多了,而我还是做不到坦然面对。承担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苦难,需要勇气。

低沉的时候,告诉自己,要好好生活,要好好对待自己,要快乐一些,虽然做起来有时候并不那么容易。让我们很欣慰的是,烨子会爬了,而且爬得很快,经常在客厅、厨房、卫生间之间穿梭,看着他无忧无虑的样子,和他背后玲的笑脸,会顿时觉得工作和生活中的压力、烦恼毫无意义,真的应该好好享受这精彩的每一天。

梦?

Submitted by bshan on

我是在胶南家的客厅,靠南的沙发旁边,突然间看见妈妈进来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连叫了几声“妈~”,妈妈慈祥地点头应着,她特别清晰——一件白底棕色波纹的上衣,头发有些灰白,脸色很好,就那么微笑着看着我。我激动地上前投入她的怀抱。

久久,突然想起来玲在卧室,就带着妈妈进了卧室。
“你看,妈来了,妈来了……”
可是她一脸的疑惑和不解。
“你看不到吗?是妈!”
我同时把目光转向妈妈,她还是那样微笑,可是渐渐变淡,变淡,直到完全消失……

我醒了。旁边传来玲和烨子均匀的气息声。我努力让自己再清醒一些,好牢牢记住刚才的情景,生怕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就像用手捧着一件宝贝,生怕掉到地上一样,连眼角的泪也不舍得拭去。

起床后,我和玲描述了刚才的梦。
“你不知道,妈在梦里可清楚了,我以前做梦从来没有这么清楚过。”
“也许这就是托梦吧。”
“嗯,不过我让你看看妈,你看不到。”
“妈看到烨子了吗?”
“呃……没有……”
玲点点头,用眼睛和轻轻的微笑安慰着我。

Comments

Submitted by catslink (not verified) 13 years ago

看得我眼泪都出来了